來自台灣的我們初到美國最弱的一環其實不是語言,而是與不同族裔相處的經驗。台灣雖然是由各種不同族群組成,但整體社會基本上仍屬同一種文化,我們完全沒有這方面訓練,直到飛機降落美國那天,突然得開始面對一個從來沒有準備過,學校也從來沒教過的新課題。
原來我們都被騙了
以前在學校聽到美國是民族大熔爐這句話時非常困惑,明明都是藍眼睛大鼻子,有什麼好熔的?電影和電視上看到的美國,不全是白人嗎?當然,有時候故事背景根本是英國,可是那時的我沒有這種分辨能力。
過去在台灣的我一直以為,只要是白人就是美國人,只要是白人就很有錢,房子又大又漂亮,只要是白人一定說得一口字正腔圓的英文。在台北街上一看到白人(甚至不是很白的白人),就自動把從電視上學到關於美國所知的一切和他們畫上等號。到了美國才發現自己受騙了,因為我來自台灣,我們全被好萊塢騙了,好萊塢向來是關著門說著瞎子摸象的故事。
當別人都羨慕你的時候,被羨慕者很自然就會跟著自大起來。美洲原住民明明比歐洲人早來一萬年,卻硬被美國人栽贓說是印度人,而且錯了幾百年都不改。英文「印第安人」和「印度人」完全是同一個字,還好中文翻譯可以主持一點公道。後來美國人在口語上稍微做了些修正,把原住民稱為「美國的印度人」(American Indians)─還是不願意放棄「印度」這個錯字。
但這想法又屬天真,因為印度人成為美國公民之後,也叫做「美國的印度人」。主流媒體直到近幾年才慢慢改口,把印第安人稱作「美洲原住民」,否則 Google 和微軟的CEO在族裔稱謂上就和原住民沒有區別了。在這種模糊之中,兩位科技業最有權威的印度人並沒有吃虧,虧的是美國人的自大。
幾百年的自大,直到矽谷湧入大量不同的族裔主宰了科技與經濟,美國人才被迫放棄很多想法,甚至母語。矽谷迫使美國人認識了世界,也更認識自己。
今天出了舊金山機場上了 Uber ,你可能碰到一個英文比你還爛的白人,可能碰到一個必須仰賴手機即席翻譯才能溝通的黑人,可能碰到一個祖先一百五十年前就登陸舊金山的中國人,也可能碰到一口英文行雲流水你卻一個字也聽不懂的印度人。以前我一直以為語言只要流利就一定標準,直到遇上印度人才知道自己錯了。即使到了今天,我還是不了解為什麼有人能夠這麼流利但發音這麼不標準。莫非大腦裡面聽和說是兩個各自為政的部門?
但這就是矽谷,這些人也都是美國人。在舊金山上了這樣一輛 Uber,你就得接受這樣的母語,得接受這同樣也是美國。原來這就叫做「民族的大熔爐」,而熔得最徹底的,應該就在矽谷。
不過,首先得說明,這裡所談的矽谷,指的是廣義的矽谷,也就是在人文上、經濟上,以及科技上息息相關的整個舊金山灣區。經過五十年演變,矽谷已經成了舊金山灣區的代名詞。
其實矽谷的定義一直在改變,如果依照原始狹隘的定義,舊金山並不屬於矽谷,那問題就大了,因為推特、Uber、Airbnb 都得排除在矽谷之外。用狹隘的定義說矽谷的故事,說的人累,聽的人更累,這裡請容我暫時拋棄定義上的繁文縟節。
(本文摘自《異類矽谷:老派矽谷工程師不正經的深度田野踏查》/時報文化出版)
【內容簡介】破天荒高薪等於無上限高壓,沒有人生勝利組卻有極限通勤族,野火、斷電、缺水、牛仔與巡糞員,矽谷和你想的不一樣!
◎三十年矽谷蹲點第一手報導
矽谷不是地名,是文化。
在白人只占三成而且其中很多都不是美國人、半數工程師是印度人的矽谷,沒人在乎口音也不講究排場,全公司上下包括CEO都穿牛仔褲,「正式」不過是把T恤換成襯衫。
矽谷人從不羨慕別人開什麼車,畢竟沒人會羨慕別人穿什麼襪子,講究的人根本不買車,沒車最酷最環保。新一代工程師甚至沒人抽菸,因為那太落伍。
◎最精準的矽谷直送
矽谷不喜歡也不浪費時間在繁文縟節,開會只想聽真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。在這裡,有司機並不比當Uber司機光榮。若要求矽谷CEO為了尊榮感放棄隱私,那將是種羞辱。
來自全世界的矽漂族共同打造了矽谷,這裡追求的不是明天會更好,而是明天「一定要」更好,以最高效率打造個人和企業價值,卻也大方犒賞、無情淘汰,既勢利又誠實。
◎來自參與式觀察者的矽谷正確理解書
矽谷既有白吃的午餐、無上限休假日,也有每天花四到六小時通勤的「極限通勤族」,只要更好不要夠好的不「易」之財,以及大量住不起房子的車床族與帳篷族。
鹽田、斷層、巨木、年年燒不盡的野火、滿山遍野的野花與草坡、一颳大風就停電、沒有蚊子但有獅子……矽谷有太多的不為人知,這也才是完整的矽谷!
【作者簡介】鱸魚
那年厭倦了當代名著翻譯工作,又看著別人都往國外跑,不上這條船總覺得有點心慌。不得已只好出國改念電腦,到矽谷做了工程師,糟糕的是竟然做得很成功,不知不覺一直吃著這行飯捐了三十年給科技業。
現在吃飽了、吃膩了,只能回頭拚命補一些當年想做但沒做的事。寫作、玩音樂、騎登山車把自己搞得很累、去些怪地方、探些愚蠢的險……
工作履歷還算豐富,生命履歷卻嫌蒼白,只要與工作無關的都願意虛心培養熱忱,想趁著太陽下山之前,把生命搞得更複雜一點。
發表意見
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